羊城晚报讯 记者林曦、实习生赵萍报道:国内通讯行业“双子星”中兴华为在与美国的谈判中又获得了一次胜利。昨日,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网站显示,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(以下简称“ITC”)9月6日对无线消费性电子设备及组件337调查案作出初裁,裁定被告中兴、华为两家公司不侵权。这是两公司继今年6月份在无线3G设备337调查案中首次初裁获胜后的又一次胜诉。目前,华为方面对此事不作评论。中兴通讯有关人士表示,在专利纠纷中中兴通讯近3月内已连下两城,而且不惧任何企业专利调查。
商务部表示,本案是两家公司经过艰难诉讼取得的第二起337调查案初裁获胜,客观反映了中国企业的竞争实力,有力地鼓舞了企业应诉信心。
多年来,“337条款”被美国公司作为一种武器,频繁应用于贸易摩擦,若涉案企业最终被裁定违反了“337条款”,相关产品将被禁止出口到美国,并彻底丧失在美国市场销售的资格。
据悉,仅今年上半年,美国就对涉华企业发起“337调查”10起,中国居其“337调查”涉案国之首,占比达41.7%。2011年8月起,华为、中兴连续遭遇5起美国“337调查”,涉案金额高达14亿美元。尽管两家公司经过两年的艰难诉讼最终取得了胜诉,但也耗费了近2亿美元的诉讼费。
中兴通讯全球知识产权总监沈剑锋表示,中兴在20年中耗资几百亿元持续地创新积累,建设起一条坚固的专利“长城”——公司目前已积累近5万件全球专利、1.4万件已授权专利、近两年连续蝉联PCT专利申请全球第一。这样大规模高质量的知识产权资产,帮助中兴在面对美国337调查以及竞争对手在全球发起的诸多专利诉讼中,发挥了关键作用。
尽管目前美国不是华为的主要市场,中兴在美国设备销售同样有限,但这是我国企业在对外贸易摩擦中的一次标志性胜利。商务部在网站公告中称:“客观反映了我企业的竞争实力,有力地鼓舞了企业应诉信心。”